日前,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09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江苏省江南大学郑丹丹获得“2009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南京大学魏桂红和中国矿业大学侯德伟获得“2009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现将三位辅导员的先进事迹简要介绍如下:
倾心叩启学生心,真情催开桃李花
——江南大学郑丹丹个人事迹介绍
郑丹丹,女,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7月生,2007年4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09年担任法政学院2007级本科(250人)辅导员。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丹丹姐”。自从成为辅导员,郑丹丹给自己布置了一份“特殊作业”——她规定自己每天至少用3小时的工作之余时间与学生谈心,并且坚持每年寒暑假给家长写信,两年多来,江南大学法政学院的学生们常常带着幸福的感觉,回味他们美好的“郑老师谈心时间”,而郑丹丹则把这“与学生一同成长”的点滴,化作了10万余字的谈心记录,珍藏着每一个学生最宝贵的成长心路,同时也收获了家长们由衷的信任、感激和沉甸甸的托付。
“巴哈尔古丽”是郑丹丹所带的新疆班学生对她的称呼,代表温暖和希望。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新环境,提高学习成绩,郑丹丹通过团体辅导、“帮学一对一”等各类活动争取各方资源,成功的使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消除了隔阂,加深了感情,并有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各类奖助学金。“7•5”事件发生后,在她的鼓励下,新疆班多名同学加入大学生宣传队,深入老百姓家中宣传党的政策,深受当地政府的好评。如今的新疆班,已经成立了江南大学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成为学校其他民族班的范本。
赋创新予真情,化技术为艺术的“心灵按摩师”。郑丹丹对学生的全情投入让她将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特长在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丹丹借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设施和平台,在工作中努力探索出一系列将心理咨询技术运用于辅导员工作中的途径和方法。失恋、失眠、抗压能力差等现象日益凸显,而这些问题正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难点、死角,许多传统的工作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郑丹丹就是一位“心灵天使”。两年多来,义务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上百人次,用温情包容他们漫无边际的沉默、用心田盛装他们的愁苦与泪水,用真诚的语言、温柔的微笑融化了一块块坚冰,抚慰着一个个受伤的心灵。郑丹丹的一个个成功案例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全校辅导员队伍中掀起了学习心理知识与技能的热潮。
知有涯学无涯,今厚积明薄发的“丹丹同学”。郑丹丹深知要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她多次参加全国辅导员的学习交流活动,将自己的创新理念和方法通过论文、发言等方式与全国高校的辅导员共享,受到一致好评。正是将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置于科学研究的高标准定位,使得郑丹丹这个年轻的辅导员超越着事务性的平庸,向着学习型、专家型的方向扎实迈进。用她的倾心尽力和爱心真情,叩开了多少学生的心扉,催开着一朵朵灿烂的桃李花。
呕心沥血做工作 潜心实践为育人
——南京大学魏桂红个人事迹介绍
魏桂红,女,中共党员,汉族,1965年11月生。2001年6月起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2009年担任外国语学院2009级(196人)辅导员。
培养优秀班集体,赢得学生厚爱。从一名普通基层学工干部到一名具有副教授职称的骨干辅导员,魏桂红老师用最朴素、最无私的爱浇灌着她的学生们。她把“爱心+责任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倾注巨大的爱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树立集体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感。全情的投入、扎实的作风、贴近学生的工作方法,以及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呵护和培养的行为,深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被学生亲切地叫做“魏妈”。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魏桂红老师牢记育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的同时,更是在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的先锋模仿作用发挥、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积极向上、充满爱心的班集体培养上下足功夫,巧妙利用团体辅导的理念,创新教育形式,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她出任党支部书记的外国语学院2001级和2005级两个支部分别在2005年和2009年被评选为校级先进党支部。所带过的外国语学院2001级英语系与2005级应用文科强化班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两年获得"江苏省优秀班集体"称号。
应对突发事件,拯救生命、让爱延伸。高校偶发事件处理的好,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能起到教育影响学生以及社会的作用。魏桂红所带的一名学生患了白血病,她多次看望、安慰、鼓励患病学生,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带领全年级同学思考募捐的方案与对策。除了募捐、义卖,联系媒体、企业,想到了以我们的热血换热血!爱心在校园内流动,献血场面激动人心,全南京乃至全江苏、全国各地的热心朋友,都通过各种方式传递这爱心。募捐的总数到了四十万元,在全国高校类似突发事件中处理中树立典范,并广为电视、报纸、网络媒体报道。
爱学生就要用心做好就业工作。魏桂红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她常说“爱学生,就要用心做好就业工作”。她能及早关注到学生的就业困惑。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开设包括公务员考试辅导、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讲座,广泛开展就业交流活动;联系多家实习单位,积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舞台;利用职业测试,帮学生正确定位;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有的放矢的进行就业教育;做好后勤,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良服务,创建“就业信息高速公路”;直接联系用人单位;及时总结求职过程中的不足并反馈;学生-家长一起抓,推进就业工作。有付出就有回报:就业中心2009年6月份初统计南京大学外院初次就业率达97.5%,全校排名第一,年底就业率达100%。
投身青春的事业 做青春摆渡之人
——中国矿业大学侯德伟个人事迹介绍
侯德伟,男,汉族,1979年9月出生。2003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为2006级本科生电子商务专业党支部书记、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级本科学生辅导员。
与青春作伴,以青春的热情投身青春的事业。在侯德伟看来,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的生活场所,更是学生的学习场所和道德实践的课堂,因而是开展辅导员工作的最重要的阵地。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把学生公寓当作自己的家,对工作全身心投入,对同学全方位关心。在学生公寓内的通宵自习室,他经常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学生公寓内的党员工作站,他经常带领学生党员一起为学生排忧解难;当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及时把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身边。
创新工作形式,以“智力投资分析”为抓手开展感恩教育。侯德伟十分注意使辅导员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经常深入课堂跟班听课,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与专业任课教师交流,寻找做好工作的切入点。他和朱学义教授带领同学进行的“智力投资算账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算账来了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对学生成长的付出,让学生懂得感恩,并增强责任意识。算账使同学们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我们应当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应该感谢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培养,应该好好珍惜大学四年的分分秒秒”。
“用生命来感动生命”,以爱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侯德伟深知,辅导员的责任在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这不仅包括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而且还要给他们的心灵以阳光,在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以力量。在侯德伟负责的年级,有一位在高中阶段就患有抑郁症并有自杀经历的学生,入学后经常出现自杀危机。侯德伟通过真诚关心获得了这位同学的信任,在心理健康专家支持下,组织学生骨干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对该同学给予密切关注,督促接受治疗、按时服药。在多方努力下,侯德伟曾成功干预了该同学的两次自杀企图,用爱心和关怀为这位同学编织了一张生命的安全网。七年来,侯德伟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当作科学来探索,以青春的热情奉献于青春的事业,以青春的激情创造着青春的价值。回首昨天走过的路,侯德伟说:“做辅导员是一个幸福的选择,为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幸福的源泉!”